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中国央行28日发布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清算银行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潘功胜表示,过去一年来,很多央行面临通胀居高不下的挑战,中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当前,中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正逐步触底回升。
数据显示,8月至9月,中国CPI恢复正增长。10月,受食品价格同比下跌4%、特别是猪肉价格同比下跌30%等因素影响,CPI同比小幅下跌。“我们认为食品价格不会持续下跌,预计CPI将会温和上行。”潘功胜说。
他还指出,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制造业PMI持续改善,5月以来总体呈上升趋势。服务业PMI今年以来一直处于扩张区间。
潘功胜认为,分析中国经济需要注意两个视角。一是当前中国的GDP总量已超12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8万亿美元。庞大的基数决定了中国经济很难像此前那样维持每年8%至10%的高速增长。
二是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传统增长模式过度依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也许短期内能实现更高增速,但也会固化结构性矛盾,损害增长的可持续性。“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我们必须更加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这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转型之路。”
潘功胜说,展望未来,中国拥有创新能力强、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完整以及人力资源丰富且质量高等优势,加上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相信2024年及以后中国经济将保持健康、可持续增长。(完) 【编辑:姜雨薇】
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 “中国式现代化与出版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国出版融合发展论坛28日在京举办。本次论坛围绕“教材数字化建设与出版专业教学创新论坛”等多个议题,为探索出版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式现代化与出版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国出版融合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传媒大学供图
今年8月,在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下,中国传媒大学成为全国八所出版学科专业共建高校之一,与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共建发展。为更好地开展出版融合发展工作,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业界学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教材数字化建设与出版专业教学创新论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创新发展”等相关议题深入讨论。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表示,出版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中国传媒大学将与学界业界携手共进,积极探索建构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新路径,深耕细作推动出版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为更好服务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建设,源源不断地贡献中传的智慧和力量。
来自中国编辑学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课程教材与实验室处、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近20位业界学界专家以及《光明日报》理论版、《北京社会科学》《出版发行研究》《现代出版》等十余家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参与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本次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教材建设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出版智库、融合出版与文化传播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现代出版》杂志社和《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编辑部共同协办。(完)